規格 | 25公斤/桶 | 供貨周期 | 現貨 |
---|---|---|---|
主要用途 | 防腐施工 | 應用領域 | 環保,化工 |
乙烯基玻璃鱗片樹脂膠泥 直銷現貨
玻璃鱗片防腐材料具有抗水性和水蒸氣滲透性,是理想的防腐耐酸材料。性能穩定,變化率<1%。且化學成分穩定,防腐抗老化,特別是能耐有機溶液、強酸、弱堿腐蝕。生產工藝符合國際環保標準,且其分子結構中氫、氧、碳元素,高溫分解時,溢出的氣體無毒、無味,對人體、環境均無害,符合國家綠色環保要求。故此,玻璃鱗片防腐是理想的防腐蝕、耐酸、耐高溫、美觀的環保綠色防腐材料。
乙烯基玻璃鱗片樹脂膠泥 直銷現貨
高溫玻璃鱗片膠泥是以環氧型---樹脂為成膜,加入改性耐腐蝕填料,玻璃鱗片,助劑以及引發劑,促進劑等經研磨分散加工而成的甲乙丙三組份防腐膠泥。膠泥中的玻璃鱗片在涂層中處于平行貼鋪,重疊排列,對腐蝕介質的滲透形成層層屏障,可以介質滲透到基材的路徑,腐蝕介質直接穿透防腐層,從而對基體起到長期保護作用。
鱗片膠泥施工技術規范 :
1、底漆
1) 取預配好的適量底漆,再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攪拌3min以上,攪拌均勻后使用。用毛刷或輥刷涂1-2道,用量0.30kg/道.平米左右。在經處理后的待襯表面涂刷第一道底漆。并在第一道底漆涂刷12h后涂刷第二道底漆,二道底漆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。
2) 在鋼結構基礎施工時,在進行底涂配膠料過程中,應加入50%樹脂重量比的石英粉(300目左右),混合均勻后施工方能達到更好的界面粘接效果。
3) 在混凝土
基礎施工時,若粘度略高或低溫施工環境中,為了增加涂層與基層的接合性,可適當添加5-10%的溶劑進行稀釋,溶劑以苯乙烯為宜,底涂可涂刷1-2遍。
2、 鱗片膠泥中涂
1) 取適量鱗片膠泥預混料,加入適當比例的配套固化劑,攪拌均勻。一次攪拌的鱗片膠泥料應控制在30 min內用完,且初凝時間應控制在40min左右。
2) 用抹刀單向均勻地將施工料涂抹在涂好底漆的基礎上,每道施工厚度(初凝后)為1.0±0.2mm,用量為1.6kg/道.平米左右,每道涂抹的間隔時間為12h。
3) 通常情況下,施工2道即可,特殊情況下(如介質中含有固體磨料),施工厚度可增至三道。
4) 每道鱗片膠泥涂抹后,在初凝前必須及時用沾有苯乙烯溶劑的羊毛氈輥滾壓,直至肉眼觀察表層光滑均勻為止。表面不允許有流淌痕跡,一經產生應重新滾壓平整。
5) 在施工過程中,施工面應保持潔凈,如有凸起物或施工滴料應打磨平整。
6) 2次涂抹的端部界面應避免對接,必須采取搭接方式。
7) 鱗片膠泥層的修補
a) 經檢驗發現針孔、雜物時,應用砂輪機將其打磨清除,對針孔或貫通襯層的缺陷應打磨至底表面,并成坡形過渡,坡面與基體的夾角<15°。用溶劑清洗并干燥后,應重新涂抹底漆和鱗片膠泥施工料。
b) 經檢驗發現有漏涂或局部襯層厚度不足等缺陷,應將該區域表面用溶劑清洗干凈,干燥后再次涂抹施工料達到規定厚度。
c) 腳手架拆除后,其交點處應按(鱗片膠泥層的修補a)進行修補。
8)局部玻璃纖維布(氈)增強
a) 被襯設備內拐角區、接管的內表面,法蘭密封端面處均應在鱗片襯里膠泥固化后采用玻璃纖維布(氈)增強。鋪襯玻璃纖維布(氈)的膠接材料須采用與鱗片襯里膠泥相同的樹脂配制。
b) 將鱗片襯里表面打磨平整,用溶劑清洗干凈后按涂膠-貼布(氈)-涂膠-貼布(氈)-涂膠的順序進行,玻璃纖維布(氈)的搭接長度>50mm。
9)襯里法蘭密封面應保證平整,玻璃纖維布(氈)增強施工12 h后,應將增強區的毛邊除去。
3、面漆 南充樹脂玻璃鱗片防腐,脫硫塔防腐鱗片膠泥
1) 應在完成底漆涂刷、鱗片膠泥涂抹、鱗片膠泥層修補、局部玻璃纖維布(氈)增強的工序后,涂刷面漆。
2) 取預配好的適量面漆料,并加入規定量的固化劑,攪拌均勻后涂刷,面漆涂刷1-2道,涂刷方向應相互垂直,兩道面漆的涂刷時間間隔12h。最后一道面涂料中應含苯乙烯石蠟液。
4、養護
一般情況下,施工完畢后養護1周即可,但若環境較差,如溫度低于5℃或濕度大于85%,則應酌情延長。